-
17楼
爱我中华
-
2012/12/11 20:52
操作提示
孩子出现自负情绪往往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认为自己比谁都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拿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因此,他们往往狂妄自大,不会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
父母在发现孩子出现自负的苗头时,应及时地予以教育和引导,告诉孩子自负的危险结果,教会孩子客观地评价和认识自我。
美德八:责任心
——责任感胜于一流的能力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在家不会孝顺父母,在外不会有知心朋友,在事业上不会有辉煌成就,在生活上更不会美满幸福。
【教子现场】
一位外国妈妈带着八岁的女儿到中国山东一户人家做客。女主人对外国友人的到来非常重视,特意学习了西餐的做法。她对外国母女说:“今天我做西餐给你们吃,你们尝尝中国人做的西餐味道好不好。”
八岁的女孩听说女主人要给她们做西餐,心想:中国人做西餐肯定不好吃。于是,当女主人问她吃不吃的时候,小女孩坚定地回答:“我不吃。”等女主人把西餐端上来的时候,小女孩一眼就看到了漂亮的冰淇淋。这么好看的冰淇淋味道肯定很好!小女孩有点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冰淇淋。”
女主人很高兴小女孩能够喜欢自己的冰淇淋,就高兴地把冰淇淋端到小女孩面前,说:“来,吃吧!”谁知,女孩的妈妈严肃地对女主人说:“不行,我女儿说过她不吃西餐,她得为自己所说过的话负责,今天她不能吃冰淇淋!”女儿着急地哭起来:“妈妈,我就想吃冰淇淋!”但是,女孩的妈妈根本不为所动,只是对女儿淡淡地说:“你得为自己的话负责。”
【专家解析】
责任感是做人的基础。父母要想孩子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就应当教育他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责任感也是成才的基础。进取精神、科学态度、创新能力是优秀人才的可贵品质,但是离开了责任心,这些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聪明才智,只有建立在强烈的责任心的基础上,才可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一个人的责任感体现在对国家、对集体、对家庭、对朋友、对个人的许多方面上,因而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也应随时随地、全方位地进行。在家庭环境中,父母要设法让孩子懂得父母养育他们的艰辛和对他们的爱,使他们逐渐认识到作为子女对父母所肩负的尊重、赡养的责任;在集体生活中,让孩子们懂得,集体的荣誉要靠大家来维护,集体的财物、卫生设施,每一个人都在享用,因而每个人也就都有爱护、珍惜公共设施与环境的责任;在社会生活中,让孩子懂得,每个人的存在都离不开农民的汗水、工人的技术、军人的奉献、老师的培育,因而,他们将来理应担负起报效祖国和人民的责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总是替孩子包揽了一切。有时,孩子要主动做些什么时,大人们便说:“把你的学习搞好就行了,别的用不着操心。”殊不知,如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但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就连那些大人渴望看到的高分、金榜题名也未必能实现。因为在孩子的意识里,学习是在为大人争光、争气,应该得到大人的伺候和赞扬。而把作为学生的责任忘得一干二净,哪来的上进心与求知欲呢?
责任感的培养是孩子健全人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为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培养其自制、自理能力;有助于孩子理解、体谅别人;还有助于孩子关心、疼爱别人,能很快觉察到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从而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而没有责任感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反应不闻不问,我行我素。
因此,父母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避免宠爱、娇惯孩子而使孩子骄傲、任性、自私,缺乏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