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长值: 189
 签到天数: 504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发表于 2018/12/22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Google Chrome 71.0.3578.98|  Windows 10 
 
| 质量就是CRF [ Constant Ratefactor ] (固定码率系数模式) CQP是把某个量化值作为目标,CRF则是把某个输出“视觉质量”作为目标。
 CRF可以提供跟CQP一样的视觉质量,但是文件更小,CRF是通过降低那些“less important”帧的质量来达到此目的的。
 “less important”的意思是那些过于耗费码率又难以用肉眼察觉的帧,比如复杂或者高速运行的场景。省下来的码率会分配给其它更有效的帧。
 在编码器内部CRF和ABR采用了相同的调整策略,只是CRF它不遵循一个特定的输出码率(无法控制文件大小)。
 它也是通过改变不同重要级别帧(I,P,B类型),以及帧内不同宏块类型(高速运动,复杂纹理,平坦区域)的QP值,以此来调整输出视觉质量。
 和CQP的范围一样RF的范围也是[0, 51]。其中0为无损模式,23为缺省,51质量最差。和CQP一样的趋势。RF值加6,输出码率大概减少一半;减6,输出码率翻倍。
 从主观上讲,17~29是一个合理的范围,17往往被认为从视觉上看是无损的。
 
 量化器就是CQP [ Constant Quantizer ] (固定量化值模式)
 最简单的码率控制方式,每帧图像都按照一个特定的QP来编码,每帧编码后的数据量有多大是未知的。
 参数qp_constant设置的是P帧的QP。I,B帧的QP根据f_ip_factor, f_pb_factor,计算得到。
 QP范围是[0, 51]。QP值越小,编码视觉质量越好。QP=0为无失真编码,CQP也是最快的编码解决方案。
 显卡压制中,一般会选用CQP方法,设定QP为22,26,30,34,38等(一般选4个QP值),同样它不遵循一个特定的输出码率(无法控制文件大小)。
 相同视觉质量时,CQP编码输出的文件会比CRF模式更大。一般而言CRF都能代替CQP方法,不过CQP因为完全不需要预测所以它会运行得更快一些。
 
 比特率就是ABR [ Average Bitrate ](平均目标码率模式)
 ABR编码为简单场景分配较少的比特,从而留出足量的比特用于生成高质量的复杂部分,实现智能化动态分配,一般复杂场景推荐搭配2pass工作。
 使得有限的比特数能够在不同的场景间合理分配,在有限的码率下,该编码方案可以获取最佳的画质,并且可以几乎绝对的控制住输出文件大小。
 
 
 总体来说,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和网络BT分享,网盘或文件长期存储推荐使用CRF(质量)
 显卡编码推荐使用CQP(量化器)
 哔哩哔哩,优酷,youtube,或者自己是视频网站管理员等有码率容量大小限制的在线视频站点,可以在相同的体积中获取最好的画质,所以推荐使用ABR(比特率)
 
 
 |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