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完美家教 30
【专家解析】如果一艘船不知道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目标,那么任何路都是曲折之途。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是为人生追求而奋斗。当孩子在奋斗过程中感到迷惘时,当孩子在前进路途中感到困惑时,父母有责任为他们点起一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进的方向,而这盏明灯,就是宏伟的人生追求。
如果生活没有了目标,过一天算一天,人生便没有什么价值,更不会取得任何成就。孩子如果没有树立宏伟的人生追求,就会像上例中的姚非一样,不愿意与枯燥的书本为伴。
孩子因为小,并不知道学习对自己将来有什么影响,也不明白学习书本知识有什么作用,所以他只愿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比如玩耍等。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因为父母没有尽到帮孩子树立宏伟的人生追求的责任。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生命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足够;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远大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所以宏伟的人生追求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若丧失了它,人就没有了灵魂,如同行尸走肉。
有人追求吃喝玩乐,纸醉金迷的生活,说明他内心空虚,终将一生碌碌无为;有人目标远大,所以生命里时刻充满着希望,无论多么艰难,也要尽最大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父母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起宏伟的人生追求,这样孩子才会从小学会控制住贪玩的心,主动学习,长大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而不会像姚非那样,动不动就拿不去上学作为要挟。这是父母的失职,不是孩子的错误。
【建议父母的妙招】
人只有胸怀宏伟的人生追求,树立具有挑战性的远大目标,才会击退一切诱惑,坚忍不拔,迎难而上,创造辉煌人生。但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树立宏伟的人生追求呢?
支招一:用名人故事激励孩子树立理想
方法示例
付海亮今年八岁,上小学三年级,是一个主动学习,成绩优秀的好孩子。很多父母都羡慕付海亮的父母,说他们生了个懂事的儿子。但付海亮的父母知道,这是他们用名人的故事激发孩子,鼓励他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结果。
在付海亮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讲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追求,讲周总理在伟大目标引导下所取得的成就。还讲比尔?盖茨上学时的理想,以及现在所取得的成绩等名人故事。付海亮那时虽然不太明白,但知道了人应该有理想,有追求。上学后,名人的故事更激励他每天好好学习,不知不觉中付海亮就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操作提示
父母希望孩子不再贪玩,主动学习,就要给孩子多讲人生的追求和意义,用名人榜样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起自己人生的目标,使孩子认识到只有从小树立宏伟的人生追求,成长中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最终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学习。
RE: 完美家教 31
支招二:父母为孩子树立追求的榜样方法示例
周正豪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但为了让周正豪从小树立起宏伟的人生追求,学习努力上进,他们两个人决定给自己定下目标。周正豪的爸爸报名参加了技能考试,周正豪的妈妈参加了成人自考,两人决定要一次过关。每天下班后虽然很辛苦,但他们每晚都学习到深夜才睡。
周正豪在父母的带动下,在家庭学习环境的影响中,也给自己定下了远大的人生目标,决定以后做个像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家。
操作提示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孩子从呱呱坠地,一直到十八岁成人,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而这个阶段正是孩子爱模仿的时候,大人的一言一行,孩子在不自觉中就能学会。要想使孩子树立起宏伟的人生追求,父母首先自己就要有目标,有追求,行为上努力上进,这样孩子才会学习父母的勤奋刻苦,为自己定下目标,将来才会有所收获。
支招三:帮孩子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方法示例
宣宣上小学四年级,他希望将来成为计算机程序员。但宣宣有些困惑,因为他感觉自己离目标太遥远,因此有些灰心。宣宣的父母知道后,耐心鼓励孩子不要泄气,并告诉孩子要把目标分解,首先要好好学习,把基础知识打牢,考上大学,继续深造,然后专攻计算机这个领域,直到实现自己的目标。
宣宣听完父母的话,感觉有道理,就先把远大目标放在心底,从实现具体目标开始,采取逐步推进,最后实现总目标的策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追求。
操作提示
父母在帮助孩子树立起宏伟的人生追求之后,为了使孩子达到大的目标,还要时刻关注孩子心里的想法、学习情况,帮孩子去分解目标,逐个实现。孩子因为小目标实现了,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就会继续努力,朝着下一个目标奋进。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接近总目标,直到最后实现理想。
支招四:鼓励孩子脚踏实地,马上行动
方法示例
孙敏丽有美好的人生理想,但她耽于幻想,想得多,做得少。父母听孙敏丽天天嚷着将来要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却没有看到她具体的行动,反而是学习不认真,成绩上不去,因而急在心里。
父母商量后找到孙敏丽,告诉她只有空想是永远达不到目标的,只有脚踏实地,从此刻做起,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成功,否则一切理想都只是泡影。孙敏丽也认识到父母说得有道理,就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抓紧时间努力学习。父母看到女儿的变化,十分欣慰,不时鼓励和督促她不断进步。
操作提示
孩子很容易在受到激励的情境下编织理想,憧憬追求,但如果缺乏行动,一切都将付诸东流。所以,父母帮助孩子树立了远大的目标还不够,还应关注孩子将目标转化为行动,督促孩子立刻行动,不懈地努力,即使遇到困难也不停止,才能促使孩子最终把理想变成现实。
建议五: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当前的学习,也为以后的发明创造打下了基础,是将来走向成功的前提,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从小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子现场】
段雪雁正在写数学作业,看见最后一道数学题自己不会做,急忙喊:“妈妈,快来帮我的忙,这道题我不会做了!”段雪雁的妈妈听见后,走到女儿面前,拿起题看了一下,然后告诉女儿应该如何答题。段雪雁按照妈妈所说的写完了作业,高兴地与伙伴玩耍去了。
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发生,段雪雁遇到不会的问题就找妈妈帮助也成了习惯。后来段雪雁的妈妈发现昨天才给女儿讲的类似的题目,今天她又问应该如何解答。她认识到直接告诉段雪雁答案有些不妥,应该让孩子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引导她如何解答,这样孩子才会记住。
一次,段雪雁又叫妈妈帮她答题,妈妈让段雪雁先思考一下,她却说:“我不会想,你还是把答案告诉我吧。”段雪雁的妈妈后悔自己没有从最初就教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专家解析】
现在很多父母,习惯于给孩子指路,事事替孩子包办,孩子学习上有什么问题,也是像上例中段雪雁的妈妈那样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这样大人就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权利。
孩子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后,就不知道什么是思考,也不会去想如何解决问题,一切只等待着父母给自己出主意,想办法。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创新精神,只会人云亦云,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独立思考的品质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善于发现问题,能够通过思考、分析找到答案,才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孩子长大后,因为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品质,他的视角会比别人宽广,思维也会更加缜密。因此,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将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机遇,更容易拥有成功的生活和事业。
因此,每个父母都要尽早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生活上的事情开始,让孩子多动手,多参与;父母决定什么事情,也要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做错了事父母应进行引导,而不是告诉孩子如何去做;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对未知的探索;孩子钻牛角尖时,让孩子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等。
【建议父母的妙招】
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长期培养。父母要抓住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训练孩子的思路,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自己思考,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支招一:让孩子在独立行动中自己动脑
方法示例
霜霜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别看她人不大,能做的事情可不少。比如洗衣服,打扫房间,帮妈妈做饭等。学校里举行的野炊活动,只有霜霜一个人不用老师帮助,因此获得了老师的夸奖。老师号召班里的所有同学都要学习霜霜独立生活的能力。
霜霜现在如果离开父母,完全能够自己很好地生存,这是因为从小她的父母就开始让霜霜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霜霜在动手的同时,也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有些问题,她还能想出好主意帮妈妈解决呢,这使霜霜的父母感到十分欣慰。
操作提示
很多父母对孩子都是百般呵护,事事包办,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样看似爱孩子,其实是在害孩子。孩子因为动手少,动脑也会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对孩子现在的学习不利,也影响孩子今后生活的质量。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不但提高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会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支招二:用完成故事结尾启发孩子进行思考
方法示例
张海源为了能够使儿子学会独立思考,经常用儿子爱听故事这个特点启发孩子,让他多动脑筋。她讲故事与别人讲故事不同,只是把故事的开头、过程讲得特别详细,但结局不告诉儿子,而是让他通过故事情节去想象结尾会是什么样的,还要他说明为什么有这样的结尾,并鼓励他说出两个以上的不同结尾,最后才告诉儿子原故事的结尾。
儿子在妈妈这样有趣的训练下,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到后来自己都能编一些故事讲给妈妈听。张海源看到儿子这样,非常高兴。
操作提示
孩子一般都喜欢听故事,也爱玩游戏,父母利用讲故事却留出结局悬念的形式引导孩子去展开想象与思考,让孩子在听故事的玩乐中学会动脑,孩子会乐此不疲,不至于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是锻炼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好方法。
支招三: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方法示例
龙龙今年才八岁,就已经获得少儿发明创造二等奖。原来,龙龙很小的时候就对很多东西感兴趣,好奇心很强,经常摆弄家里的玩具、物品,把好多东西都给弄坏了。
龙龙的父母知道孩子是因为好奇才这样做的,所以他们不仅没有批评龙龙,还主动给他讲那些东西的使用原理,并买回了一些小零件,让孩子学着组装,由此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所以,龙龙虽然只有八岁,却已经是一个小小发明家了。 操作提示
好奇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可贵品质,这也难免会使家里的一些东西遭殃。父母不要因此责骂孩子,而应该因势利导,给孩子讲授一些有关的知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引导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这样会使孩子开动脑筋,学会思考,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支招四:教孩子多角度考虑问题
方法示例
尹梅青的女儿今年八岁,她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尹梅青为了给孩子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对于自己不知道答案的,让女儿与自己一道去查资料,去观察、思考;对于自己知道答案的,尹梅青也先让女儿动脑想一番,并且告诉她答案也许不止一个,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并对女儿所给出的新颖答案进行表扬,最后才会告诉女儿正确的答案。
尹梅青的女儿在妈妈的引导下,不但问问题的兴趣提高,而且还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操作提示
孩子喜欢问问题,有些问题还很“傻”,但无论孩子问的是什么样的问题,父母都不要嫌孩子烦,更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应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且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的答案,让孩子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建议六:强化孩子的竞争意识
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使其长大后能轻松面对社会,在各种竞争中游刃有余。
【教子现场】
马玉涛十三岁,喜欢各项活动,也喜欢与大家一起比赛。但马玉涛有个不好的毛病,就是如果自己比赛输了,就会心情郁闷,不爱说话,好多天后心情才能调整过来。而只要心情一转好,她又会参加下一轮的竞争、比赛。
妈妈很怕马玉涛参加比赛,但如果不让她去又怕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妈妈就耐心地开导马玉涛说:“比赛有赢就有输,输了要能面对和接受,心情不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应该吸取经验,发奋努力,争取下次的胜利。你想想我说的对吗?”听了妈妈的话,马玉涛认真思考了一下,冲着妈妈一乐,说道:“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了,谢谢你,妈妈。”
以后,马玉涛不再为失败烦恼了。她一样喜欢参加竞技活动,喜欢比赛。输了就总结经验,发现不足,然后改进,争取下次的胜利。渐渐地,马玉涛胜出的次数多了起来。
【专家解析】
有竞争的社会,才会有活力,世界才会发展得更快;有竞争意识的人,才会奋发图强,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有竞争的群体里,会出更多的成绩,有更高的水平。竞争是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竞争,使个人完善,使群体上进,使社会发展。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必须通过正面教育实现,督促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坚持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使孩子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父母经常把“孩子是否听话”作为孩子好坏的评价尺度,但这一观念已经陈旧。从孩子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来看,从小培养孩子具有竞争意识、坚强的意志和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精神及敢于迎接挑战、挫折与艰辛的心理素质才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方式上,父母要转变原来的“我说你听”、“我打你从”的教育方式,采取民主型的、激励型的、疏导型的教育方式。要鼓励孩子勇敢地走出书斋,走出家庭和社区,接触社会,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在培养孩子竞争意识的过程中,也应让孩子明白,竞争不应是狭隘的、自私的,竞争者应具有广阔的胸怀;竞争不应是阴险和狡诈、暗中算计人的,而应是齐头并进,以实力超越;竞争不排除协作,没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信念,单枪匹马的强者是孤独的,也不容易取得真正的成功。
孩子只有在父母的鼓励下,才会充满信心,敢于去竞争;教孩子一些竞争技巧,在孩子独立走向社会时,父母才会放心。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有了竞争能力,才会不甘落后,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国家的栋梁。
【建议父母的妙招】
竞争虽然残酷,却无处不在,它能激励人们坚强,使人积极向上。因此,父母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就具有竞争的意识与能力。
支招一:鼓励孩子勇争第一
方法示例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上,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她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父亲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正确的。正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刻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在前排”的教导。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学会了全部课程。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其实,玛格丽特不仅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以及其他活动方面也都十分优秀,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显得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以至整个欧洲政坛上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届当选为保守党的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十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RE: 完美家教 36
操作提示不甘平庸,勇争第一,是一切杰出人物共有的品质,这种品质源于后天的培养。父母必须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注重培养其这种品质,对孩子灌输勇争第一的思想,训练孩子勇争第一的精神,鼓励孩子勇争第一的行为。
有些孩子天生胆小、怕事,不喜欢群体活动,不愿意参加竞争,这就需要父母激发孩子的竞争心,让其主动参加到竞争活动中。
支招二:培养孩子竞争中的耐挫性
方法示例
莫小雅是个十岁的小女孩,个子不高,身体也不壮,却是个学习尖子,被同学们称为“状元”。莫小雅在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她灌输竞争的意识,让她在任何事情上都要争做第一,不要轻易服输,尤其是在学习方面。妈妈在莫小雅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就提前给她讲授一年级的课程,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了基础,最初莫小雅也并不总是第一。在莫小雅排第二名或者第三名的时候,妈妈会激励莫小雅不要灰心,并且与莫小雅一起找没有考好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争取下次有更大的进步。
在妈妈这样的鼓励与教导下,莫小雅不但增加了对挫折的耐受力,还吸取了很多的竞争经验,学会了一些竞争技巧,提高了竞争的能力,赢得了老师的夸奖,同学们的羡慕。
操作提示
有竞争,就会有胜负,没有哪一个人是常胜将军。孩子面对失败时,都会心情不好,父母此时要及时进行引导,给孩子讲明比赛失败、心情不好的利害得失,以帮助孩子提高在竞争中的耐挫性,培养孩子真正的竞争实力。
支招三:培养孩子良好的竞争心态
方法示例
李素琴虽然只有七岁,但个性比较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争第一,如果拿不到第一,她就会哭闹不已。有一次,李素琴与同学筝筝比写字,一个同学当评判。那个同学拿着两个人的字认真比较一番后,说筝筝写得比李素琴好,话音刚落,李素琴就哭了起来。
面对李素琴争强好胜的心理,妈妈及时地对她进行了引导。告诉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鼓励她不服气可以暗下决心,下工夫苦练,争取在下次的比赛中获得胜利。李素琴听从了妈妈的话,开始认真练字。一周后,李素琴又与那个同学比赛,当评判的依然是上一次的那个小同学,这一次,小评判宣布是李素琴的字写得比较好。
操作提示
孩子参与竞争,父母要有意识地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竞争心态,因为获得竞争能力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正确的竞争心态。告诉孩子输赢不重要,输了吸取经验,重新参与竞争,赢了戒骄戒躁,切勿轻视对手,为提高孩子的竞争能力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建议七: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碰到很多困难,遭遇无数挫折。具有良好心理承受力的人以乐观的态度除掉这些障碍,最终取得成功;心理承受力差的人悲观地逃避磨难,注定将来一事无成。
【教子现场】
李玉舟今年八岁,刚上小学三年级。有一天,李玉舟因为一点小矛盾与别的同学打架了,老师批评了他。李玉舟一气之下就从学校跑回家,告诉父母老师批评了自己,自己不想去上学了。无论父母怎么劝说,李玉舟就是不愿意再踏进学校一步。李玉舟的父母此时才意识到,一直宠着孩子是个错。
原来,李玉舟之所以受不了老师的批评,是因为在家里他一直是个宝贝,父母没有责备过他,爷爷奶奶都顺着他,外公外婆总护着他。在家里从未遭受过责难的李玉舟,对老师的批评难以接受,他感到十分委屈,因此拒绝再去上学。
【专家解析】
心理承受能力,是指一个人从挫折中恢复愉快心情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要参与社会生活,就会遇到各种压力、困难和挫折。心理承受力强的人面对这些人生障碍,以乐观的态度去战胜,跨过坎坷,走向成功;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则像上例中的李玉舟一样,老师只是批评了几句心里就承受不了,开始学着逃避,这永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要经过后天的培养、磨炼、吸取教训等之后才能拥有。父母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就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让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情,去经历困难,去遭遇打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才会慢慢地从这些挫折中得到培养、锻炼,遇到困难不悲观、焦虑,也不懦弱、逃避,而是学会减压,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积极地想办法战胜。
有这样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父母不让孩子出去经受磨难,总把孩子放在精心营造的舒适环境里,孩子最终将会一事无成。所以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尽早脱离父母的羽翼,去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最终帮助孩子走向成功。
当然,每个人最初遇到坎坷时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所以,当孩子开始遇到挫折的时候,像上例中李玉舟的情况,父母就要给孩子及时的帮助,要认真和孩子交谈,解开孩子心中的疙瘩,鼓励孩子坚强、自信地面对问题。启发和开导孩子多从有利于自己的那一面去想,不断增加孩子的信心,提高孩子耐挫折的能力,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建议父母的妙招】
考试不及格,竞赛不入围,升不了重点中学,和同学、老师关系不好等,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需要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才能从容面对。那么,父母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呢?
支招一:让孩子从学习自理中提高心理承受力
方法示例
宋红印是个十六岁的男孩,学习成绩非常出色,日语和英语都很好,家里送他去日本学习,没想到他到日本没多久,就表现出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生活无法自理,只好回国,可只要回到父母身边,一切症状又都消失了。
父母很着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经专家了解分析,才明白了其中缘由。原来,宋红印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从小对他管得很严,读哪所学校、和谁交朋友、能不能和女孩子来往都要由父母决定。甚至看医生时,都是妈妈在说,因为妈妈怕他自己说不清楚,怕医生会误会他的意思。
据宋红印自己说,他一直害怕犯错误,害怕考试分数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觉得离开父母自己什么都不行。而到日本后不能再问“妈妈我可不可以这样”,突然就觉得找不到自我,从而产生了焦虑症。
操作提示
父母过多地包办代替,使孩子总是处在被指示的地位,没有自己作选择和决定的机会,当他们真正独自面对学习、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困难或压力时,往往不知所措,缺乏独立意识,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因此,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自己决定和处理个人的事,这样才能锻炼孩子,为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打下基础。
支招二:使孩子学会从困难中看到希望
方法示例
张先奎老师的儿子今年上初一,他与同龄人相比,具有非常良好的心理承受力,遇到困难他总能独立解决。
张老师教育孩子并没有秘方,只是告诉孩子每一件事情都有利与弊,无论挫折还是压力,都是如此,在对自己不利的一面后面,一定有对自己有利的因素,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就会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成长机会。
比如孩子有一次考试成绩很差,心里很难受,他告诉孩子这是一个对他有利的信号,是提醒他应该更加努力,一定不能松懈、骄傲。就凭这条秘诀,张先奎老师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具有良好心态的人,令很多父母赞叹,并纷纷效仿。
操作提示
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但有人只盯着对自己有弊的那一面,任压力把自己压趴下,任困难把自己踩在脚下,却没想到有压力才有动力,只有经历困难才能够茁壮成长。只有那些面对磨难看到有利于自己一面的人,才会乐观地面对,积极想办法解决,并最终走向成功。
支招三:让孩子学会平衡心态
方法示例
刘静这次考试考得很差,老师在班里特别提出来并批评了她,刘静心里很难受,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
回到家后,妈妈看见她发红的眼睛,问清了怎么回事后对孩子说:“刘静,妈妈知道你是坚强的孩子,这次考得不好不要紧,老师批评了你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自己要勤奋努力,争取下次考出好成绩。你的成绩也不是最差的,别的方面还很优秀,比如唱歌,你在班里是最棒的一个,我都为你骄傲呢!将来说不定能成个著名的歌唱家啊!”
刘静听妈妈这样说,心理轻松多了,自信心也恢复了,决心下次要用好成绩证明自己。
操作提示
没有人十全十美,没有人不经历挫折。在孩子某一方面受到打击的时候,父母应及时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孩子分析问题,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使孩子有一个平衡的心态,才能避免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从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支招四:有目的地对孩子进行“心理操练”
方法示例
祝自强是个乖孩子,可就是太娇气,很容易灰心或伤心,即使家人在他面前说话也要小心翼翼,怕无意间伤害了他。父母感到担心,长此以往,孩子长大后怎么能在社会上独当一面呢?
一个周末,爸爸带着祝自强来到儿童游乐园玩,祝自强很高兴。在玩了几个游戏后,爸爸指着旋转的过山车对祝自强说:“你看,那些小朋友玩得多快乐啊!你想不想跟他们一样,体验一下飞的感觉?”
祝自强羡慕地看着别的小朋友,小声说:“我也想玩,可害怕……”爸爸鼓励他道:“男子汉,怕什么,还有老爸我呢!”祝自强在爸爸的鼓动下,开始跃跃欲试了。爸爸跑去买了两张票,在祝自强面前晃着问:“敢吗?”祝自强被激得头一仰,说:“有什么不敢,走吧!”
过山车开始旋转了,祝自强被吓得把眼睛紧紧闭上,听着别人的尖叫,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他在心里默念:我是个男子汉,我要勇敢……好像过了很长时间,过山车终于停了,爸爸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睁开眼睛,啊,天好像更蓝了,他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爸爸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操作提示
心理和生理一样,必须通过一定的锻炼来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父母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心理操练”: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出点难题;在孩子失败、失意的时候给予鼓励,教育孩子“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参与竞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经得起未来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
建议八:给自己喝彩,教会孩子自我激励
善于自我激励,可以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潜能,把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不会自我激励的人,即使各方面条件比别人优越,但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注定将来不会有大的作为。给自己喝彩,学会自我激励,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素质。
【教子现场】
瀚瀚是个聪明的孩子,现在上初二。虽然他天赋不错,但却没有表现出超出一般同学的地方。其实,只有瀚瀚知道,很多次老师出的难题,自己已经解出来了,却没有信心站起来回答;很多回父母批评自己,因为他们没有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他也不会给出解释。
瀚瀚的行为表现出他性格懦弱的特点,没有自信,不会自我激励。其实,瀚瀚并非一开始就是如此,因为小时候多动,爱闹,喜欢玩,兴趣广,好奇心大,问题多……因此遭受到父母多次的训斥,瀚瀚就慢慢变“乖”了,“老实”了,不提问了,成了现在的样子,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天赋,甚至在有些方面还不如别的孩子。
RE: 完美家教 40
【专家解析】一个人是否能给自己喝彩,会不会自我激励,影响着他未来的发展高度和空间。给自己喝彩的人,即便天赋平平,也能够在挫折面前不低头,遇到困难把它踩在脚下当台阶,这样的人注定会走向成功。不会给自己喝彩的人,即便像上例中的瀚瀚那样天赋超群,但因认识不到自己的能力,看不清自己的优势,不会自我激励,行为上也会表现出懦弱的特点,这样的人没有困难时不前进,遇到挫折时容易逃避,缺乏自信,将来可能会一事无成。
一个人会不会给自己喝彩,是不是能够自我激励,跟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所给予的态度有很大关系。父母是否对孩子尊重,是否教孩子在遭到打击后坚强面对,是否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是否教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认为“我能行”,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孩子自我激励系统能否形成。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要学上例中瀚瀚的父母,而应做到不利于孩子自尊的话不说;不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事情不做。孩子消极自卑时给予及时的鼓励,让孩子多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优势,增加自己的信心。
注意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提高孩子的耐挫能力。让孩子学会给自己喝彩,激励自己为拥有美好的将来而奋斗。
【建议父母的妙招】
教孩子学会自我激励,是父母不容忽视的家教内容。告诉孩子,学会给自己喝彩,把握由困境带来的机遇,征服困难,将产生无穷的动力,带来辉煌的人生。
支招一: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
方法示例
昆昆的父母知道优秀的孩子首先必须具有自尊心,但自尊的形成由最初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决定。因此,昆昆虽然小时候十分顽皮、淘气,他的父母也从来不用恶劣的语言去批评孩子,只是引导孩子应该如何去做。
家里有什么事情,父母也都会与昆昆商量,征求他的意见。虽然因为孩子小,看事情不全面,多数情况下父母还是按照自己的决定做事,但在做之前,会给孩子讲明没有按照他的意见去做的原因。父母对自己的尊重使昆昆很高兴,他的自尊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操作提示
父母都爱孩子,但不一定都会教育孩子。很多父母因为孩子的贪玩、好动、淘气而去大声斥责孩子,严厉批评孩子,甚至粗暴地打孩子,时间一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自信更无从谈起。因此,父母不要说有辱孩子自尊、人格的话,要学会与孩子平等交流,征求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竟然有40回复
RE: 完美家教 4 1
支招二:教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方法示例
张凤英是初一的学生,自小体弱多病,所以体育成绩比较差,但文化课成绩在班里却一直是名列前茅。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要求同学们沿着操场跑两圈,当所有的同学都跑了两圈时,张凤英只跑完了一圈,老师要准备下面的活动,所有的同学都站着等待张凤英。
此时的张凤英见几十双眼睛盯着自己,虽然老师和同学们嘴里没有说什么,但她感觉到别的同学对自己的轻视和嘲笑,心里十分难受,含着眼泪跑完了。
放学回家后,张凤英的心情还没恢复,妈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对张凤英说:“孩子,你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只是身体太弱了。以后加强锻炼,争取做个全面发展的优等生!”听了妈妈的话,张凤英的心情好了许多。
操作提示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都是优点与缺点并存。当孩子因自己的短处遭到打击时,父母要及时调整孩子的心态,让孩子全面看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过人之处,这样孩子才能够从打击中快速恢复,不沉浸于负面的评价中,这有助于孩子自我激励的形成。
支招三:教孩子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
方法示例
小阳是初二的学生,老师经常夸他心态棒,不骄不躁,宠辱不惊。其实,小阳只是学会了自我激励。在小阳刚上学的时候,妈妈就教他每天早晨说三遍“我最棒”,一直到现在,小阳每天早晨也是如此。
在成绩差时,小阳内心就有个声音鼓励他好好学习;遇到挫折时,来自体内的声音会让他坚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精神抖擞,勇敢面对;而在表现出众的时候,又能够不骄不躁,努力更上一层楼。妈妈教给小阳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起了重要作用。
操作提示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父母帮助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给自己喝彩。积极的心理暗示,为孩子提供了充沛的原动力,使他可以冲破重重障碍,成为一个自强不息的人生斗士。
建议九:让孩子学会直面人生的挫折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挫折。强者勇敢直面人生的挫折,把挫折当成垫脚石,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而弱者遇到挫折就退缩不前,一蹶不振。
教子现场】
许淮山今年六岁,上小学一年级,手有点毛病。一天,许淮山的妈妈去接孩子,发现许淮山正在学校大门边哭泣,她心疼地走上前,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许淮山一看见妈妈,就扑在妈妈的怀里,哭得更伤心了。他告诉妈妈同桌的女同学嘲笑他手有毛病,让他觉得抬不起头,他不想再上学了。
许淮山天生长六个指头,两个小指头通过动手术切掉了一个,但与正常人的指头看起来还是不一样,家里的人一直避免对许淮山提有关他手指头的事情。
许淮山的妈妈没有想到,孩子刚上学,他的小同桌就嘲笑他的手,让孩子内心难以接受。她意识到,以前避免在孩子面前讲这个事情,使孩子不敢面对现实,这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专家解析】
每个孩子最终都会离开家庭,走向社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挫折,包括社会挫折、人际关系挫折等等。这些挫折又涵盖了很多小的方面,如生理上的缺陷、心理上的挫折等。像上例中的许淮山,因为手有缺陷导致心理挫折,父母应该引导他正确勇敢地面对,由此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
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它会伴随人的一生。而挫折对人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强者面对挫折时选择坚强,选择奋斗,选择从挫折中吸取经验,从失败中得到教训,获得了挫折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从而使自己将来走得更好;而弱者面对挫折,只想逃避、绕行,甚至颓废,结果吸收了挫折带来的所有弊端,只能导致做人的失败。
父母只有教孩子从小直面人生的挫折,让孩子勇敢地在挫折中磨炼,学会坚强,使孩子学会自我调适,排除挫折带给自己的不利因素,教孩子学会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更好地去提升自己,这样挫折才会成为孩子成功的阶梯。
父母不能像上例中许淮山的妈妈一样,怕孩子难堪就不教孩子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缺陷,使孩子活在一种虚拟的环境中。父母不可能呵护孩子一辈子,孩子最终要面对现实。只有让孩子坦然面对现实,接受事实,才能具备健康的心态,积累更多的心理财富,让以后的人生路走得更远、更踏实。
【建议父母的妙招】
一帆风顺的生活不存在,没有挫折的人生不精彩。接受挑战,勇敢面对各种挫折,是每个父母应该让孩子具备的正确心态。
支招一:放手让孩子去经历挫折
方法示例
皮皮今年八岁,上小学三年级,是个遇到困难从不退缩的孩子。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要绕着操场跑四圈。老师一声令下,所有的同学都开始跑了。很多同学在跑了两圈后就支撑不住了,自动退出了跑步的行列。坚持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了皮皮一个人。皮皮也很累,并且口渴得厉害,但他咬着牙坚持跑到了终点。
这时候,体育老师给皮皮递上了一瓶矿泉水,并且向他竖起了大拇指,问他为什么能坚持到终点,皮皮自豪地说:“父母从小对我进行挫折训练,并且告诉我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再坚持五秒钟就可以,所以,我才坚持了下来。”
操作提示
父母应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小就去经历一些挫折,让孩子有机会独自面对磨难,体验战胜困难的过程,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耐挫力,增强孩子的应对能力,让孩子变得坚强能干。
支招二: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方法示例
孙展鹏小时候,父母就告诉他,人的一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但这些困难既能把人****,也能把人推向成功,就看你对它的态度。只有学会了直面挫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获得胜利。
孙展鹏把父母的话记在心里。一次竞赛考试,老师认为孙展鹏能拿到第一,他自己也有这个把握,但因做题失误,孙展鹏不仅没有拿到第一,连第三名都不是。孙展鹏很难过。但他知道此时应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而不是悲观、抱怨。于是他调整心态,继续努力,为迎接下次的挑战做准备。
操作提示
父母要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让孩子知道挫折是人生的亲密伙伴,没有人能够躲避,只有经历挫折,才能变得更加强壮。告诉孩子在挫折面前要保持豁达开阔的心胸,失败后应该吸取教训,从头再来;而不是悲观失望,一蹶不振,让失败淹没了自己。
支招三:提高孩子对挫折的预见力
方法示例
平平去参加风琴比赛,妈妈知道孩子的实力还可以,有很大把握能得到名次,但为了防止万一,她告诉平平说:“只要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了,获得名次与否无关紧要。”这样,平平放平心态,发挥良好,获得了第二名。
平平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妈妈都会告诉她只要尽力就行,结果不要看得太重,因为强中更有强中手。所以,不论平平是胜利还是失败,她都能坦然接受,胜利后不骄傲,失败了继续努力,保持了一种良好的心态。
操作提示
一个人对挫折有无预见能力,直接影响到其抗挫折的能力。不能预见的挫折往往会给人以更大的打击,人的焦虑情绪受到的影响时间也会更长。因此,要培养孩子预见挫折的能力,使孩子知道,任何事情最好都要做两手准备,这可以减轻失败后给孩子带来的压力。
支招四:帮助孩子在挫折源头上解决问题
方法示例
满满有一次考试的成绩一塌糊涂,妈妈与她一起分析了她成绩差的原因: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找到原因后,妈妈帮她进行方法上的改进,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还有一次,满满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学期后成绩要进入班级前三名。这个目标和满满的实际情况相距太远,满满不管如何努力,一学期后只达到第十名,这给满满一个不小的打击。
妈妈与满满作了一次长谈,表扬了她积极进取的精神,但委婉地告诉她制定目标要切合实际。满满把下个学期的目标调整了一下,并制订出了细致的学习计划,这样,满满顺利地达到了目标,没有了受挫的苦恼。
操作提示
人一生受到的挫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制造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消除的。父母要帮孩子找到这类挫折产生的原因,与孩子一起消除挫折源。如果是不可避免的挫折,就要让孩子学会坚强,勇敢地面对和承担。
有了金刚钻,才能做瓷器活
——合格家长需要掌握的教育方法
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能栽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蜂才能养得好。同样,教育孩子,先要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够把孩子教育好。家长是否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直接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
方法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以身作则给孩子树榜样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对孩子有着强大的潜移默化作用。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人生的好榜样。
【教子现场】
柳丁杰跟妈妈一起上街,碰到了邻居刘叔叔,柳丁杰不仅没有对刘叔叔打招呼,甚至看也不看,刘叔叔招呼他,他只是勉强回答,十分没有礼貌。回家之后,妈妈把柳丁杰叫到身边,严厉地对他说:“丁杰,妈妈发现你对刘叔叔讲话时,没有运用礼貌用语。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就是记不住!”
柳丁杰顶嘴说:“妈妈你不能怪我,虽然你总是教我要尊老爱幼,可你从来没有尊重过我奶奶!我都记得!”妈妈听了柳丁杰的话,刹那间脸红了。
【专家解析】
要对子女进行成功的教育,父母应先做出榜样,正如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所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模仿源。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因此,面对天真的孩子,父母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终生模仿的样板。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品性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专家研究发现,孩子不仅在总体上模仿他们父母的生活方式,而且还往往继承与父母相同的个别有害于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如吸烟或运动锻炼等,并且往往男孩的生活方式常常与父亲的生活方式更为相似,而女孩则更可能模仿其母亲的行为。
孩子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和父母朝夕相处,日夜为伴,尤其未成年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模仿性最强,而这时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威信最高。他们认为父母的一切言谈举止都是最标准、最美好的,对父母的一切言行都有强烈的模仿欲望:父母的走路说话、待人接物、欢乐与痛苦等,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努力去模仿,无论好坏都照单全收。这种影响是在无意识中产生的,其作用也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
父母的言谈举止,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从思想品德到生活小节,都没有小事。要教育孩子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父母自己就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要求孩子积极进取、勇敢拼搏,父母也要率先示范。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RE: 完美家教 45
【建议父母的妙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来自父母的垂范。父母的好榜样将为孩子铺就成功的道路。
支招一:“言教”,更要“身教”
方法示例
台湾著名学者、年过八旬的柳北岸先生不但精神矍铄,而且记忆力好得惊人。谈起童年趣事,他一桩一桩说得眉飞色舞;聊及旅行趣闻,他一件一件讲得兴高采烈;说起读书心得,他更是一则一则说得兴味盎然。思路之清晰,描绘之生动,着实令人自叹不如。他的儿子蔡澜先生这样评价父亲:“父亲不老,只因他终生读书。”
柳北岸先生有一间书房,墙壁四周镶嵌着高达天花板的书橱,橱内密密麻麻地放满了古人和今人的书。对于他来说,一日不可无书。他的几个孩子,分别是艺术界和教育界的佼佼者,他们都是手不释卷的爱书人。这一份爱书的品质,是柳北岸先生当年颇费苦心而又不露痕迹地对他们培养而形成的。柳北岸先生回忆起如何教育孩子时笑眯眯地说:
“我买了大量的书,放在地上,任由孩子们看。他们把书翻得乱七八糟,东南西北丢得满天满地,我一声不响地替他们收拾。隔一段时间,又买进另一批新书,任由他们翻。我从来不逼他们读,可是,他们见我读得津津有味,而满屋子的书又伸手可及,一个个都自动地成了爱书人。”
操作提示
行“言教”而更重“身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父母在孩子面前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是孩子言谈举止标准的提供者,是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的具体形象。“以教人者教己”,父母要求孩子具备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自己都应首先具备。
支招二:从生活细节上给孩子做良好示范
方法示例
父亲带着儿子陈明明去湖边钓鱼。在规定的准钓时间之前,陈明明禁不住满腔兴奋,将鱼饵抛了下去,没想到一会儿竟然钓上来一条大鲤鱼。陈明明欣喜若狂,父亲也承认他从未钓过这么大的鱼。陈明明正准备把鱼拿下来,父亲却制止了他:“钓鱼的时间还没有到,这条鱼不能拿。”
陈明明向湖四周看了看,周围一片寂静,除了父子俩,没有别的人了。陈明明舍不得这条大鲤鱼,于是对父亲说:“如果放了回去,下次不一定能够钓到这么大的鱼了。”父亲说:“我知道,但你还是得把它放回去。因为时间未到。”陈明明不高兴地说:“这里又没有别人。”父亲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陈明明看到父亲坚决的神色,只好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中。
操作提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来规范孩子的言行,可是这种空洞的说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并以父母为榜样来模仿。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谨言慎行,以身示教,凡是不良的言行,首先要杜绝在自己身上发生;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自己先要做到。唯有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支招三:父母要言行如一、说话算数
方法示例
黎大东是个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男孩,他的父亲是工人,母亲下岗了。黎大东的父母对其教育是很严格的:放学后不许下楼玩;作业做不完不许看电视;不许玩电子游戏。如果违反,轻则责骂,重则痛打。可是这种严厉的教育方式却没有让黎大东成为一个好孩子。
原来,黎大东的父母整天沉迷于“麻将事业”中,没有重视自己对孩子的身教。他们以为小孩子只要“管起来”、“打几顿”就会听话,可结果恰恰相反。
一次,他父亲在“连续作战”后回到家里,却发现儿子正和几个“小哥们儿”打扑克,而且每个人的脸上都贴了不少纸条,他父亲立时火冒三丈,动手就打。黎大东一边大哭,一边喊:“我作业写完了。为什么你能玩麻将,我就不能打扑克?”一句话问得他父亲目瞪口呆。
操作提示
父母要求孩子言行端正,品德优良,就必须先从自己做起。无论何时何地,父母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绝不能做那种说一套、做一套,在外一套、在家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伪君子。在孩子面前,只有言行如一、说话算数,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才能让孩子对父母的管教心服口服。
方法二: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父母和孩子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只有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家庭教育才能顺利地进行和完成。父母与孩子的亲密沟通,实际上是父母与孩子心灵的碰撞。
【教子现场】
司菁菁跟同学打架了,一身是伤地回到家。司菁菁的父母把她拉到一边,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她打了一顿,然后才问她为什么跟别人打架。司菁菁人小脾气拧,不管父母怎么问,就是一声不吭。司菁菁的父母看着孩子不说话就生气了,又把司菁菁骂了一顿。
第二天,妈妈接司菁菁放学,去得有点晚了,回家的路上,妈妈边走边问:“今天怎么不高兴啊?”司菁菁回答:“不理你!”妈妈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后来,又有好几次类似的事情发生,“不告诉你”、“不想说”就成了司菁菁的口头禅。
【专家解析】
沟通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手段。父母想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和孩子进行沟通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沟通父母可及时发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以正确的方法给予引导,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在家庭中,亲子关系较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顺畅,孩子往往不需要父母督促而主动地学习、上进。相反,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不管父母怎样教育,结果都是“恨铁不成钢”。并不是孩子笨,而是孩子有心结,亲子沟通的障碍导致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例如上述案例中的妈妈,就是不善于跟孩子进行沟通。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孩子在想什么?面临怎样的问题?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藏满秘密的盒子。在这个盒子里,有动物,有人物,有梦境,有情绪,杂乱无章地塞在里面。如果不经常打开来看看,有一天当你不经意地打开时,也许会从里面跑出来一只老鼠,,吓你一大跳。”成功的父母,能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并成功地引导孩子的思想。这样的父母,不仅能达到引导孩子行为的目的,还可以教养出有主见的孩子。
孩子的心里总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如今的社会,也给孩子提供了更多了解外界信息的途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所以现在的孩子无论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很早熟。可是孩子还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分辨能力,这时,就非常需要父母为他们指点迷津,释疑解惑。
与孩子沟通之前,父母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和孩子沟通,沟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事实上,父母和孩子沟通,是为了促进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去教育孩子,激励孩子,帮助孩子实现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就等于教育成功了一半。 【建议父母的妙招】
沟通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毕竟父母与孩子在年龄、心理、思想及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相互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只有掌握与孩子交谈的艺术,做孩子的朋友,才能使两代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支招一:尊重孩子,蹲下来同孩子讲话
方法示例
胡烟芬有一对可爱的儿女。一天,当一家人一同去超级市场时,四岁的儿子罗非因为姐姐先坐进汽车而不高兴,胡烟芬在车门口蹲下来,两只手握住儿子的双手,目光正视着孩子诚恳地说:“儿子,谁先坐进汽车并不重要的,对吗?”罗非看着妈妈会意地点点头,钻进了汽车并挨着姐姐坐下了。
又有一次,大家一起去公园玩,罗非和姐姐跑跑跳跳,到湖边去看戏水的鸭群时,不小心绊了一跤,眼泪在他的大眼睛里滚动着,马上要流出来了。这时,胡烟芬又很自然地蹲下来,亲切地对儿子说:“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绊一下是没关系的,对吗?”这时,孩子一下子就收住了眼泪,然后自己玩去了。
胡烟芬谈起自己的教育方式时说:“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亲就是这样同我们说话的。我们认为,孩子也是独立的人,只因为他们比我们矮一些,所以我们应该蹲下来同他们说话……”
操作提示
父母蹲下来,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成人对孩子的事情认真又亲切的态度。同时,父母可以轻声细语地耐心说服教育孩子,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大声呵斥。
这样能促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是平等的,是受到尊重的人,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与合作精神,也能帮助孩子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或缺点;同时为孩子创造了乐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而不是使孩子听而不闻或产生逆反心理。这虽是一种很具体的教育方法,却体现了如何看待子女同父母的关系的教育观念,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父母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
支招二: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方法示例
王强向妈妈说高兴的事,妈妈会产生共鸣,例如王强告诉妈妈他在学校里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妈妈会称赞他说“噢,真棒,下次你会做得更好”;王强向妈妈诉说不高兴的事,妈妈会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例如当王强告诉妈妈他今天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了,还吃了亏,非常气愤地说明天要怎样报复时,妈妈会让他对着他的娃娃练一通拳击,然后说“打人也会手痛的吧,明天你告诉老师,请求老师的帮助吧”;当王强向妈妈说着她不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在她很忙的时候,妈妈也会捺着性子听,还不时地用“嗯”、“噢”、“是吗”等词语,表示自己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这样,不仅使王强更乐意向妈妈倾诉,而且提高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操作提示
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学会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
当孩子要与父母沟通时,父母不妨先坐好,停下手上的工作,安静地看着孩子,不去打断他的话,全神贯注地倾听,不左顾右盼。这等于告诉孩子:你是我重视的,我在认真地听,在注意你所说的一切。如果父母这样做了,孩子一定会对父母说出他埋藏在心底深处的话。
支招三:用爱温暖孩子的心灵
方法示例
孔凡江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情绪总是很不好。父母说什么他都不爱听,叫他做什么他也不愿去做,而且不说明缘由。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妈妈想到孩子可能有了什么烦心事,也可能是处于叛逆期,所以没有对孩子盲目批评,而是放下父母居高临下的架子,与孩子心平气和地谈心,说:“儿子,最近有什么事吗?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妈妈都会与你一起分担的。”
孔凡江看到妈妈这样对待自己的暴躁,感动地说:“妈妈,我就是没有原因地心烦,没有别的事,你不用担心。这些天对你们的态度不好,请原谅。”孔凡江的妈妈听儿子这样说,知道儿子是处于青春成长期,于是给儿子讲起了自己那时的情况,并告诉儿子:这个时期人人都有,很快就会过去的。鼓励儿子多参加活动,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孔凡江在妈妈温馨话语的鼓励下,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又变回以前那个乖巧的孩子,并且比以前更懂事,更体贴父母了。
操作提示
爱是阳光,能唤醒沉睡的种子;爱是雨露,能滋润干涸的心田。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爱,就像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称之为池塘,没有爱则不能称之为教育。”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构筑一个爱的池塘,用爱来温暖孩子的心灵。当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父母的爱就是由衷的赞扬,能够给孩子快乐;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候,父母的爱就是最好的鼓励,能给孩子信心;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父母的爱就是无限的温暖;甚至当孩子调皮的时候,父母的爱就是无声的批评和无形的约束。
支招四:孩子的事情要跟孩子协商
方法示例
郝红霞是个美丽的小女孩,乖巧听话,人见人爱。郝红霞虽然听话,但也有自己的主见,之所以很少与父母的意见相左,表现得听话懂事,是因父母对与她有关的事情,都与她平等商量,所以每一件事情都进行得很顺利。
一次,爸爸想给郝红霞报兴趣班,就同郝红霞商量道:“爸爸看很多孩子都报了兴趣班,也想给你报一个,你是怎么想的?”郝红霞摇摇头说:“我不想报,报了兴趣班就没有时间玩了。”“不会的,爸爸帮你报一个你喜欢的、能在其中体验到快乐的兴趣班,不是报很多的班,你看呢?”郝红霞听爸爸这样说,低头想了一会儿,高兴地说:“行啊,我喜欢唱歌,你给我报个歌唱班吧。”就这样,爸爸与郝红霞把这件事情确定了下来。
郝红霞的父母经常这样,有关孩子的任何事情都与孩子商量,从不勉强孩子做她不乐意做的事,所以孩子都很乐意去做,并且完成得都很出色。
操作提示
父母若想让孩子听话,使用暴力或者命令的方式,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只有蹲下来,与孩子商量,听取孩子的意见与看法,才能取得孩子的认可,孩子对父母要求的事情才能够愉快地完成。
方法三:好环境是孩子成才的保障
——为孩子营造最佳的成长环境
好的环境激发孩子的潜能,不良的环境弱化孩子的潜能。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之大,父母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上。
【教子现场】
江涛是家里的独生子,家庭经济条件很优越,但他的父母对他很“苛刻”。家里条件那么好,江涛却从不穿名牌,也不大手大脚花钱,而是跟同学结伴骑自行车去上学,放学后还要“顺便”买菜回家,平时还帮妈妈做家务。
江涛的学习成绩一直居班里中等水平,父母对此并不十分在意,他们更在意的是孩子是不是成长得健康快乐,是不是学到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父母对江涛的爱好很尊重。江涛喜欢音乐,父母就在他生日时送了他一把吉他;他喜欢足球,世界杯期间父母就允许他在不影响休息的情况下收看比赛;而江涛对英语的喜爱,则得益于他跟父亲的外国朋友打交道的经验。在这样宽松自由的家庭中长大,江涛的童年和少年生活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江涛说,他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不是因为自己拥有有钱的父母,而是因为自己拥有智慧的父母。他说:“父母给我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一些最基本的做人的格调。”
【专家解析】
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孩子生活和成长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所打上的烙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终生难以磨灭。
环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它是立体化的“三维教材”。就像变色龙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改变不同的保护色,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形成不同的个性。成功的家庭教育一定要给孩子营造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和有利的条件,这是孩子快乐进取的物质基础。 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孩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推动孩子智力的发展。父母对孩子智力启蒙的深浅,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二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如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饮食习惯、学习习惯等。三是促进孩子身体的发育。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父母来创造,孩子的身体更需要父母来照料。四是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没有良好的教育,就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良好的习惯,就会产生不良的行为。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一个家庭,如果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孩子容易走极端,要么性格暴躁,要么怯懦成性。一个家庭如果父母终日呼朋唤友,喝酒猜拳,那么孩子也容易贪恋酒桌。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良好的文化环境;第二,真挚的情感环境;第三,舒适的物质环境。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指一个积极向上、追求上进的富有文化色彩,或者崇尚知识、崇尚文化的环境;真挚的情感环境主要指父母及亲友对孩子真挚的爱心和这种爱心的正确表达方式;舒适的物质环境主要指能为孩子提供使其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基础。其中,前两点是一种软环境,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孩子成长成材的必要条件。父母要想培养出聪慧的子女,就必须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建议父母的妙招】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孩子的心灵是洁白无瑕、天真纯洁的,他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就会被造就成什么样的人。父母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支招一:建立舒适、温馨的物质环境
方法示例
彭伊林是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她成绩好,性格开朗,对人有礼貌,还非常讲究卫生。在学校,老师夸她是个好学生,在家里,邻居们都夸她是个好孩子。很多父母都十分羡慕彭伊林的妈妈,纷纷向彭伊林妈妈请教:你们是如何教出这样的好孩子的?每当这时候,彭伊林妈妈什么都不说,而是邀请那些孩子的家长来自己家里做客。那些父母看到彭伊林的家有着十分舒适温馨的好环境,都会有所感悟。
一次,彭伊林获得了全国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在媒体采访彭伊林妈妈的时候,她说:“我教育孩子没有什么妙招,无非是尽我的所能为女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已。从女儿小的时候,我就按照孩子身心成长的不同阶段来布置家里的环境,才有了今天身心健康发展的彭伊林。”
操作提示
家庭物质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虽然不起决定作用,但却有不可轻视的影响。父母应当特别注意室内的整洁,东西放置有条理,还应尽量宽敞,宁可少购置家具,少摆设一些装饰品,尽量给孩子多留一些活动空间。整洁有条理的环境会给人以美感,会使孩子感到心情愉快,同时还有利于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习惯。
RE: 完美家教 5 1
支招二:建立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方法示例
朱晓峰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的家庭十分温馨,爸爸妈妈非常和睦恩爱,同时对爷爷奶奶也都十分孝顺。家里有什么重家务,爸爸总是抢着干。妈妈做了好吃的,也总是先想着老人和孩子。他们对朱晓峰也十分疼爱,凡事都会征求朱晓峰的意见。朱晓峰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感到十分温暖和自豪,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
操作提示
良好的家庭风气,是良好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的、无形的教育,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父母首先要搞好与长辈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搞好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父母要爱护子女,对孩子尊重、信任,尽量不板面孔,不随意呵斥、打骂等,以平等的、民主的、朋友式的态度与孩子相处,建立起新型的民主的家庭关系。
支招三:创造勤读、好学的学习环境
方法示例
点点刚出生不久,妈妈就开始给她念书。起初,她总是喜欢玩弄书皮,揉搓书页。可妈妈一点都不生气,甚至让她抱着书睡觉。就这样,点点长到一岁的时候,便开始沉迷于读书了。
她特别喜欢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静静地听妈妈给她读儿童故事,到她开始学走路的时候,她就常常喜欢手里歪拿着一本书,装着样子给家里的小狗讲故事。
操作提示
家庭不只是休息的场所,也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有条件的话,尽量给孩子安排单独学习、休息的房间,以免看电视、会客等活动干扰孩子。
孩子房间的布置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灯光要柔和,书桌高矮要合适。墙上张贴陶冶孩子情操的格言、图片,备齐必要的学习用具等。书架更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有些书籍孩子一时看不懂,但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有利于培养孩子热爱知识,追求知识的品质。
方法四:根据孩子选择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顺应孩子的天性
孩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父母只有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才会少一些困惑,多一些明智;孩子也才会少一些挫折,多一些成功。
【教子现场】
欧阳欣欣的父母高兴地去女儿的学校参加元旦联欢会,他们希望看到自己的女儿在舞台上的表演。但实际上他们不仅在台上没有看见女儿,在台下也没有找到。原来,欧阳欣欣的父母去年参加了联欢会后,看到别人家孩子出色的文艺表演节目,感觉很好,于是要求女儿也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还告诉女儿说下次联欢会上,一定也要表演节目。
在文艺方面没有天赋的欧阳欣欣,不管如何训练都找不到感觉。但父母为了让她拿名次,强迫她学一个对成人来说都算得上高难度的舞蹈。她害怕表演时会出丑,所以就没有参加联欢会演出。为了躲避父母,她没参加联欢会,偷偷地跑开了。
【专家解析】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总结的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古人就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人来施以不同的教育,以此获得理想的效果。而现在有些父母对因材施教却缺少深刻理解。他们想让孩子出人头地,希望孩子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取胜,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这其中的原因是父母没有注重孩子的自然天性,不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没有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
认识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今天,大多数父母已懂得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许多父母想方设法、省吃俭用,为子女添置设备,让孩子去学钢琴、学书法、学舞蹈、学英语……常见于媒体的很多关于“天才儿童”的报道,让人们对这些孩子的表现感到吃惊。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去做音乐家、演奏家、舞蹈家。很多孩子可能根本对音乐、书法、舞蹈就没有什么兴趣,父母的强迫反而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导致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
同样是孩子,在智力、性格、心理等各个方面会存在着不同的特点。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自身的特点,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采取适合孩子自身特点的方式,因材施教,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有认真分析孩子的智力结构、兴趣爱好、性格偏向等,采取适合孩子特点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发挥出自己的特长,逐渐改善先天的不足,健康地成长。
【建议父母的妙招】
父母从孩子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避免教育的盲目性,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养,才能使孩子扬长避短,为孩子打造最佳的成长模式。
支招一:发现孩子的优势,赏识孩子的长处
方法示例
鲁海峰是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被同学说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的各项体育成绩在班里都是第一,而学习成绩却总是一塌糊涂。鲁海峰知道自己天生脑子不太灵活,因此有些自卑。在如今分数就是一切的观念下,鲁海峰的父母却不这样看待。他们认为体育成绩好的孩子同样有出息,所以,他们总是鼓励鲁海峰发展体育强项,让孩子把长处尽量发挥出来。
一次,鲁海峰参加学校运动会,报名的各项比赛都拿了第一,为此父母鼓励他努力锻炼,以后考体校,将来进国家队,参加奥运会比赛。父母激励的话语增加了鲁海峰的信心。他不再有自卑的心理,每天充满着希望去刻苦锻炼,果然在鲁海峰上初二时,由于其长跑成绩突出,被直接选入了省体校。 操作提示
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长处,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不管这个优势在一般的观念中是不是具有很大的价值。哪怕别人都不抱希望,父母也应该鼓励孩子。只要孩子具备他人没有的强项,孩子就有了他人不具备的竞争力。
支招二:不强求孩子练特长
方法示例
萧萧的父母勒紧裤腰带,四处筹款,为儿子购置钢琴后,便如监工一样督促孩子苦练,剥夺了孩子所有的娱乐时间。渐渐地,萧萧开始厌恶弹钢琴,他痛恨父母不尊重自己的意愿,强迫自己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剥夺了自己应有的权利。
有一天趁父母不在家,萧萧挥锤砸毁了钢琴键盘,父母回到家后他还威胁父母说,如果再强迫他继续练琴,他就要用刀剁下自己的手指。父母看到这种与最初期望相违背的后果,心里充满痛苦和无奈。
操作提示
父母不要仅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强求孩子去发展什么特长,也不要过于性急地去训练孩子。父母急于训练孩子,会打乱孩子兴趣爱好的临界期,使孩子永远地失去某种能力发展的可能,因为反复的、强迫的刺激将使孩子产生厌恶情绪。
支招三: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教育方式
方法示例
骏骏是个聪明的孩子,但他天生敏感,动不动就伤心落泪。骏骏的父母知道不能对儿子采取严厉批评的教育方式。一次,骏骏考试时因粗心造成丢分,父母却没有指责他,而是心平气和地拿出卷子,帮骏骏一起找原因,并且劝告他以后考试时要细心,做完后要认真检查。还告诉他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讲述名人战胜挫折的故事。骏骏在父母的培养下,越发的聪明可爱。
操作提示
有的孩子敏感多疑,有的孩子争强好胜,有的孩子懦弱退缩,有的孩子勇敢坚强……父母应该根据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使孩子能够愉快地接受,这样才会获得好的效果。
支招四:不生搬他人的教子经验
方法示例
林清华成绩一般,他的父母最初比较注意监督他的学习,后来听了很多家长的教子经验,说他们根本不用管孩子,而孩子的成绩依然很好,还说孩子如果天生是学习的料,大人根本不用费心管教等。于是,林清华的父母对他的学习的监督开始放松了,林清华的成绩不久就下滑很多。
林清华的父母这才认识到此法运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不合适。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他们又开始监督林清华的学习,一有空就陪着林清华学习,帮助他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久,林清华的成绩又提升了上来。
操作提示
听信别人对孩子的教育经验,生搬硬套别人的教育方式,并不一定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父母要善于根据孩子的特点去摸索相应的教育方式,只有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孩子才会不断进步。
方法五: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
——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父母给孩子自由的发展空间,不是对孩子放手不管,而是根据孩子的意愿,顺应孩子的天性,对孩子加以合理引导,让孩子自主地发展,让孩子更加愉快、健康、自由地成长。
【教子现场】
有位家长问马卡连柯:“我的孩子现在无法无天,谁都管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马卡连柯反问:“你经常给孩子叠被吗?”
家长:“是的,经常叠。”
马卡连柯又问:“你经常给孩子擦皮鞋吗?”
家长:“不错,经常擦。”
马卡连柯说:“原因就在这里。”
【专家解析】
很多父母溺爱孩子,怕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因而剥夺了孩子的自主能力,事事替孩子包办,使孩子不但失去了动手的能力,而且缺乏独立的精神,形成了懦弱的性格,这必将影响到孩子将来的发展。
父母的本意都是为孩子着想,怕孩子受伤,或者出什么问题,因此很多东西替孩子决定,很多事情代孩子办理,这样做看似杜绝了危险的出现,减少了问题的产生,而本质上却夺走了孩子自由成长的权利,“造就”了孩子的无能。
父母应该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因为孩子的能力,就是在动手的过程中形成的;孩子的自信,也是在自己做事的时候培养的;孩子的自主意识也是在父母放手的情况下才能逐渐养成;孩子对自我良好的认识与肯定,也是在身心投入的过程及其劳动果实中确认的。所有这些优良品质、能力,都是孩子将来成功的基石,缺一不可。而这些,都是在父母充分给孩子自由成长空间的情况下才可以获得。
当然,父母怕孩子有危险、出问题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只要在孩子安全的基本前提下,父母应该给孩子自由的发展空间,由孩子自主地去决定要做的事情。
父母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就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孩子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思考、自主决定,父母只提供建议。同时教给孩子管理自己的能力。因为孩子小,父母在放手的时候也要进行关注,及时给孩子引导和呵护。
父母给孩子自由空间,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父母要把握好这个度,既有放手又有关注,否则,本意再好都有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
RE: 完美家教 55
【建议父母的妙招】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在民主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使他学会宽容和谦让、理解和融洽,并使其求知欲得到满足,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支招一:给孩子独立自由的空间
方法示例
张宇磊是个上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因为父母对他疼爱有加,所有的事情都为他包办了,所以张宇磊什么家务都不会做。父母还时刻担心他的安全,虽然学校距家很近,但是每天父母再忙也会抽时间去接送他。甚至在张宇磊与别的孩子玩时,张宇磊的父母也在一旁陪伴,怕张宇磊与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打起架来吃亏。
父母几乎成了张宇磊的影子,除了上学时间不跟着张宇磊,剩下的几乎所有时间父母都陪伴在他的身边。张宇磊没有一点自由的空间,他感觉到憋闷、压抑、不开心。本应是快乐的童年,在张宇磊眼里却变得很沉闷。
张宇磊不但不快乐,动手能力不强,还形成了懦弱的性格。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都向后退缩,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独立的意识,没有向前的勇气……
操作提示
父母应该给孩子独立自由的空间,只要孩子不伤害到自己,不侵犯别人,不破坏环境,孩子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父母还可根据条件给孩子安排一个独立的房间,在这里孩子享有充分的自由。孩子在其中休息、玩耍、学习、发泄不满等,父母不擅自去干预,这对于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以及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有益。
支招二: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方法示例
阿夏是个很贪玩的男孩子,学习不用功,每一次都需要妈妈监督才回家写作业。为了改变儿子贪玩的习惯,阿夏的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她知道孩子想要自由,就与阿夏商量,如果他每天放学后把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剩下的时间都由他自由支配,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阿夏听妈妈这样说,非常高兴,就同意了妈妈的要求。从此以后,阿夏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作业,甚至有伙伴来找他玩,他也坚持先做完作业,然后才高高兴兴地跟伙伴们一起出去玩。一段时间后,阿夏的成绩不但提高了,也比以前快乐了许多。
操作提示
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情况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时间,有利于孩子学会自主地安排事情,提高生活的独立决断力。给孩子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会使孩子更加快乐,学会独立思考,这些都可以为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支招三: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和选择
方法示例
马勇波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他思路开阔,有很多的想法与主意,上马勇波课的老师都说他以后有发展前途,有创造天赋,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个有建树的人。
其实,马勇波同别的孩子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只是他的父母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让马勇波自己选择、决定,并且让马勇波说出这样决定的理由,同时还引导马勇波多从其他角度去考虑问题,让马勇波自己去判断哪一种决定正确。
这样坚持下来,马勇波养成了习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和问题,他都会自己思考一番,自己去作决定,并且从各个角度去周密考虑,所以他的思路比别人开阔,点子比别人多,主意也比别人的好。
操作提示
父母当然要当好孩子的参谋,但在孩子发展前途的关口,父母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要代替孩子选择,更不要让孩子为实现父母的理想作出不情愿的选择和牺牲。父母只有从小就给孩子多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选择与决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开阔的思路,才能全面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支招四: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
方法示例
有一位到美国探亲的中国学者,遇到了这么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看报,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和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大一点的女孩对他说:“你们家需要保姆吗?我是来求职的。”
学者好奇地问:“你会什么呢?年纪这么小……”女孩解释说:“我已经九岁了,而且我已经有了十四个月的工作经历,请看,这是我的工作记录单。我可以帮助你照看孩子,帮助他学习功课,和他一起做游戏……”
女孩观察到学者没有聘用她的意思,又进一步说:“你可以试用我一个月,不收工钱。只要你在我的工作记录单上签个字就可以,它有助于我将来找工作。”中国学者指着那个五六岁的孩子问:“她是谁?你还要照顾她吗?”
女孩的回答更令人感到惊奇:“她是我的妹妹。她也是来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推车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费的。”
操作提示
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从小学会独立生存的技能,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应该尽早入手,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不能只关注孩子身体是否健康、学习成绩是否优异,而更应该关注孩子的精神是否独立、人格是否成熟。
让孩子在社会上能自立、自强地生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要在实际生活中让孩子经过锤炼,学会独立生存。 方法六:告诉孩子“你真棒”
——赏识、赞美和鼓励孩子
父母要学会赏识、赞美和鼓励孩子,不管孩子处于多么糟糕的情况,都应该给孩子灌输一种“我能行”的思维,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最棒的,他有能力做得更好。这样孩子就会信心倍增,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
【教子现场】
陈雪丽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前五名,在别的父母眼里,她应该算得上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孩子了。但她的父母对她的成绩不满意,他们总希望陈雪丽能进前三名,最好能拿第一名。每次陈雪丽的考试结果出来,他们不仅从来没有夸奖过她,而且还一味地要求陈雪丽:“你下次一定要抓紧时间用功学习,争取考第一。”
但无论陈雪丽怎么努力,她的学习还是没有进步。最近的一次考试,陈雪丽的成绩竟然下降了两个名次。陈雪丽的父母不理解,为什么让孩子好好学习,孩子的成绩反而下滑了呢?
【专家解析】
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赏识自己,都爱听他人夸奖自己,孩子更是如此。无论成绩如何,不管表现是否优秀,他们都渴望得到别人,尤其是父母的由衷赞赏。否则,就有可能会像上述例子中的陈雪丽一样,因为没有体验到努力带给自己的快乐,就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成绩反而下降了。
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个孩子成绩很差,但父母没有批评他,而是告诉孩子说“你很棒,下次表现一定会更好,爸妈相信你能做到”,而孩子就真的如父母所说的那样,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而有些孩子本身已经很优秀,父母不但不去赞赏孩子,反而给孩子施加更多的压力,这样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孩子表现好时要表扬,这样能够让孩子体会到付出努力后收获的愉悦,并增强自己的信心,以后会更加优秀;孩子表现差时更要父母的赏识和鼓励,这样能够让孩子减少自卑感,增加自信。
赞美、赏识孩子忌空洞而缺乏诚意。孩子千差万别,赏识也应因人而异。成绩好的赏识他的聪明,暂时不够好的可赏识他的勇气;好动的赏识他的活泼,沉默的可赏识他的沉稳;胆大的赏识他的无畏,胆小的可赏识他的谨慎;在待人接物上慷慨的要赏识,节俭的也要赏识。另外,赏识不一定使用语言,也可以是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大拇指。
父母赏识孩子还要有针对性,赞赏孩子要注意分寸,讲究艺术。赏识教育也不是姑息迁就。在孩子犯了错误时,也须必要的批评,甚至进行适当的惩罚,否则会使孩子变得娇气、脆弱、任性,将来很难面对挫折。
【建议父母的妙招】
告诉孩子“你真棒”,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赏识孩子,用合理的方法去鼓励孩子,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支招一:赞赏孩子要明确、具体
方法示例
刘华堂有一次与妈妈一起乘公交车,他发现一个老爷爷上了车没有座位,急忙站起来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老爷爷,在旁边站着的妈妈向儿子竖起了大拇指,并且小声对着儿子的耳朵说:“儿子,你真棒!这么小就能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爷爷,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刘华堂回敬妈妈一个灿烂的笑容。以后刘华堂只要看见老年人上车,他就会主动让位,在路上看到老年人也会主动搀扶。老师夸奖他是一个尊敬老人的好学生,还把他选为“品德标兵”,刘华堂别提有多高兴了。
操作提示
孩子表现好,不能只笼统地夸赞孩子“你真棒”,而应该具体指向孩子所做的事情,有针对性地夸奖孩子的行为,这样孩子才能认识到自己为什么棒,才能体会到自己这样做的愉快心情,最终会强化这种行为,把好的表现坚持下去。
支招二:赞赏孩子的努力行为
方法示例
策策天生聪明,学什么都比别的同学快,同时她也知道用功,所以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名列前茅。别人经常夸奖她比别的孩子聪明,策策因此慢慢地骄傲了起来,认为自己生来就聪明,不用好好学习成绩一样会比别人强,于是放松了学习。后来在期中考试中,她的成绩一下子掉了下来。
策策感到十分难过,回家问妈妈自己是不是不聪明。妈妈耐心地对她说:“孩子,只有努力,才会有好成绩,以前的成绩是这样获得的,以后的好成绩也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到。妈妈欣赏的就是你的勤奋。”策策听了妈妈的话,端正了学习态度,又开始勤奋学习了。
操作提示
孩子的资质不同,有些人聪明,有些人笨拙,但聪明的人如果不努力,就不会成功,笨拙的人如果勤奋,就有可能出类拔萃。所以,父母夸赞孩子的时候,要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而不是本人先天的条件。只有这样,父母的赞扬才能收到效果,孩子才会把好的行为坚持下去,朝着父母期望的目标前进。
支招三:对孩子的每一个小进步都要及时夸奖
方法示例
张志强平时很贪玩,放学后从来都不知道主动学习,每次都是妈妈催促了很多遍才不情愿地坐下写作业。有一天放学后,张志强的妈妈还没有说话,就看见张志强自己掏出书本来写字,她虽然惊讶,但心里还是十分高兴。
晚饭妈妈特地做了一道张志强爱吃的松仁玉米,并且告诉儿子这是奖励他主动学习的行为。张志强本来是因为老师让自己补作业才不得已去写作业的,但听到妈妈的夸奖后,他很兴奋,下决心以后每天放学后主动去学习。
操作提示
孩子有了进步,或者表现比以前优秀,不管当时孩子是出于什么原因,父母都应该给予关注,并及时夸奖。因为孩子的行为只有在得到肯定之后,他才会把这种行为坚持下去。父母如果对孩子的进步或者好的表现视而不见,孩子得不到及时的鼓励,便没有意识要去坚持这种好的行为。